雕刻,是雕、刻、塑三種創(chuàng)制措施的總稱。指用各種可塑物料(如石膏、樹脂、粘土等)或可雕、可刻的硬質(zhì)物料(如木材、石頭、金屬、玉塊、瑪瑙等),發(fā)明出具備必定空間的可視、可觸的藝術形象,借以反映社會生活、抒發(fā)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藝術。雕、刻減少可雕性物質(zhì)物料,塑則堆增可塑物質(zhì)性物料來達到藝術發(fā)明的目標。
微觀雕刻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總稱,是雕刻技法的一門獨立分支。常見的品種有微刻、微畫、微畫雕、核雕、骨雕和微雕等。
國家微觀雕刻歷史源遠流長。遠在殷商期間的甲骨文中,就呈現(xiàn)微型雕刻。戰(zhàn)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,印文卻有朱白之分。眾所周知的王叔遠的《核舟記》,也是國家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篆刻邊款藝術是微刻藝術產(chǎn)生和進步的基礎。明清以來,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這方寸之中,用鐵筆題書作畫,寄托情趣,自娛自樂。及至壽山石成為印章物料之后,壽山石的微刻藝術便開始呈現(xiàn)。清初楊璇、周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,"西門薄意派"雕刻大師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、石縫中以極細的筆畫刻上本人的姓名和制作年月,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,以極輕微的文字,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。
到了20世紀60年代,隨著放大鏡等先進科學儀器在微觀雕刻行業(yè)的運用,微觀雕刻藝術便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術。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來愈小,內(nèi)容也愈來愈多。
20世紀80年代,所呈現(xiàn)的微畫雕便是微觀雕刻藝術進步的一個方面,如初山微畫雕流派等等。微刻文字也越來越考究書法效果,受人矚目的有"懷禪八大刻"等。
以郭月明教師為例,四川省屏山縣人。結合國教科文授予"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"、國家國際書畫藝術家協(xié)會會員、國家書法美術家藝術創(chuàng)作中心"終身聲譽教授",三希堂侯明明藝術館"副館長",國際羲之書畫院"聲譽院長",攀枝花市硬筆書法協(xié)會會長、攀枝花市硬筆書法藝術學校常務副校長、硬筆書畫報常務副主編、國家詩酒聯(lián)誼會詩書畫院副院長。
郭月明從小喜好習書、繪畫、弄琴,對傳統(tǒng)民族文明有濃烈的興致。 1966 年, 20 歲的郭月明,避開塵世的喧囂,開始沉醉于傳容文明藝術之中,系統(tǒng)地研習書法、繪畫、雕塑和篆刻技藝。他博采眾家之長,兼蓄各體之韻,從而構成本人"沉著鋼動,衣冠楚楚,森嚴之態(tài),咄咄逼人"之風格。